全國加盟熱線:13820677272
咨詢熱線:400-669-2961
金藝繪談教育|父母的教育觀念究竟有多重要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培養!
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以后的發展道路,孩子的教育身系父母,那么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么呢?
身為現代父母,你們知道現代孩子該怎樣去教育嗎?
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后要請家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
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的誤解,是升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筑造孩子的人格長城。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沒有夢想,自己將來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做傷害自己的事情;無法與別人共享,腰纏萬貫卻不快樂。那么,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么樣?
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的教育觀念
那么,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么?
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那么,一起來看看給父母的八個關鍵教育指導吧。
第一大關鍵 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接受現實是孩子走向樂觀的第一步,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保持一顆平常心,若是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另外,培養孩子的幽默感也很重要,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第二大關鍵 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當孩子擁有了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懂得了感恩,才會健康成長,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惡作劇會『惹禍』,家長必須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第三大關鍵 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氣
孩子是脆弱的,家長們需要教他勇于正視失敗,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對孩子進行夸獎,但不要過度,也不能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那樣孩子將會變得『無能』,孩子要有自信而非自卑。
第四大關鍵 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要知道依靠父母的孩子,總免不了挨摔,父母對孩子過分地保護,就等于『傷害』孩子。同時也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第五大關鍵 讓孩子敢于夢想
有夢想才有創造,善于創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個奔馳的頭腦。當孩子有夢想時,催促他向夢想邁進一步,善待孩子的興趣。拒絕孩子問的『為什么』,就等于剪斷了他思維的翅膀。
第六大關鍵 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懂得社交禮儀的孩子,能夠擁有好人緣,孩子善于談吐,最能引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教會孩子懂得傾聽,當你尊重他人,就是在尊重自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讓他們認識到合作能力事實上比知識更重要。
第七大關鍵 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后就越容易賺到錢。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讓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會讓其終生受益。而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也是父母需要認真去考慮實行的。
第八大關鍵 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長期處在害羞之中的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學會欣賞別人,才會欣賞自己,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同時懂得有「舍」才會有「得」。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正向的,是探索知識的動力,點燃智慧的火花。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情趣,學生的學習才會主動、積極、熱烈。反之,若沒有興趣,學習將成為沉重的負擔。
那么,怎樣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精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那么,父母該如何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呢?
當孩子帶著問題去問父母的時候,父母不應該簡單地將結論告訴孩子。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遠不如讓孩子自己思考“為什么”來得重要。
例如,當孩子問“鳥兒晚上睡在哪里”時,你不必直接回答,你可以與孩子一起探討鳥兒在晚上的可能去處,以此來引導孩子去試驗,去思考,讓孩子自己去得出結論。同時你還可以通過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激發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
能否給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是呵護孩子好奇心的關鍵。
父母如果經常給孩子下達一些強制性的智力作業任務,那么孩子會感到總是在一種有壓力的環境之中,他們便會將思考問題看作是一種額外的負擔,久而久之,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就會消失殆盡。因此,對于強制性的智力作業,要少些再少些。
為孩子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
例如,孩子一般都愛聽故事,不管是老師或父母講故事,還是廣播電臺或電視臺播放故事,孩子們總是專心致志地聽,特別是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最能吸引他們。
當你講小人書中的故事時,你會發現孩子常常是一邊聽一邊很想認識書上的字,這種主動要求學習的精神是非??少F的。父母可以利用這一時機因勢利導,適當教孩子認認字,不要求孩子寫,更不要求孩子記這些字,只要他們能認識,能把一個小故事讀下來就行。孩子聽得多了,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些字。
有一天父母會發現,孩子已經能很連貫地把書上的故事瑯瑯上口地讀出來。當孩子在閱讀課外書刊時,家長可利用讀物內容,作為與孩子對話的內容。這樣,孩子在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可以不時地受到啟迪,并逐步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習慣。
帶孩子到大自然、社會中去
家長可以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帶孩子去觀察小樹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長情況;夏天帶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帶他們去觀察樹葉的變化;冬天又可以引導他們去觀察人們衣著的變化,看雪花紛飛的景象。
孩子通過參加各種活動開闊了眼界,豐富了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習興趣。家長最好還能指導他們參加一些實踐,如讓孩子自己收集各種種子、搞發芽的試驗、栽種盆花,也可飼養些小動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啟發他們把看到的、聽到的畫出來,并鼓勵他們閱讀有關圖書,學會提出問題,學會到書中找答案。這樣,孩子的興趣廣泛,知識面擴大了,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發展孩子多方面的興趣
一些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在三歲左右就開始對畫畫或樂器產生興趣。特別是孩子進了幼兒園以后,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現了第一次飛躍。
最先使孩子產生興趣的一般是畫畫、唱歌和表演,當然這些都是模仿性的。對鋼琴、電子琴、手風琴的興趣都可以在幼兒期喚起,這時不是要求孩子能達到什么水平,而是以喚起他們對各種樂器的興趣為主。下棋更是如此,很小的孩子就喜歡跟大人下棋,當然更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下游戲棋。父母只要做有心人,為孩子們提供一些條件,準備一些簡單的器具,多給孩子講講自己的見聞,多與孩子一起玩,孩子多種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培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