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加盟熱線:13820677272
咨詢熱線:400-669-2961
龍念南:要真的兒童,要真的美
兒童美術表達應該比成年人更加真實,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從圖式上,但是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的兒童并沒有在這方面表現出更大的特點。
關于少兒藝術作品的兩個問題
作品表達形式是不是多樣化?
藝術的發展形式就是從最原始的藝術,兒童美術表達應該比成年人更加真實,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從圖式上。龍念南先生認為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的兒童并沒有在這方面表現出更大的特點。
美術的傳達,比如今天叫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來傳達的時候,它可以有無限的可能性。如果局限在某種表達形式或內容上,我們的發展可能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約。這一點上,成年人從現代藝術、當代藝術來講,也遠遠地做到了,可是少兒美術方面暫時還沒有跟上這個步伐。
表達的內容是否發自孩子內心?
我們的藝術是干什么的?
其實藝術說直白一點是一種“炫耀”,一種發自內心的、需要別人從精神上接受我們的一種炫耀、一種展示?,F在很多成年人的作品只能稱之為產品,因為目的是為了當做商品去賣,并沒有真正闡釋藝術的意義。
如果說成年人藝術作品的問題本質是為了追求物質,還可以理解,那么少兒藝術在追求什么?
其實少兒藝術真正需要追求的就是孩子們自己的表達。我們看到的很多少兒美術作品里邊缺少這種表達或者是很多并不是發自內心的表現,這是為什么呢?我想責任應該不在孩子身上,應該在我們的輔導者,在我們的家長身上。
真正藝術是來自心靈的表達
美術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是視覺藝術,不論成年而還是兒童,最初的目的都是表達,表達眼睛看見的和心里想到的,在這個過程中,眼睛看到的可以通過越來越高超的技術去完成,而心里想到的是無法用技術去滿足的。這個時候又把視覺藝術逼到絕境,產生了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最終可以看到,雖然在某些過程中技術戰勝了藝術,那是因為人更多是從物質角度的需求出發,當人們回歸到精神層面的時候,最終技術還是要為藝術服務。
少兒的藝術表達就是更應該如此,因為他們不需要物質性的回報,所有的回報都是成人所需要的。
不需要物質回報,真正的藝術作品應該怎么做?
龍念南先生認為就是真正的通過藝術幫助自己、傳遞自己的心靈表達。
作為兒童美育教育者,怎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在創作過程中真正去表達自己?
一個好的藝術作品必然要經歷這么一個過程——就是要去自己產生想法和素材。這個素材的收集,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日常的觀察,也可能是有意的收集。有了足夠的素材以后梳理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容階段,有了表達內容階段用視覺逐漸呈現出來,呈現過程中有獨特的圖式、有用什么樣的材料呈現、有用這種材料和圖式后怎樣用最合適的作品來完成階段……最后作品就完成了。
少兒藝術創作教育更是如此,不是為了讓孩子完成一幅作品,而是在平時教學中注意將藝術創作與藝術學習有機地黏合在一起,使少年兒童美術教學產生一個良性的循環。
藝術教育應避免成人的過度參與
“我們的比賽作品里教師的成分占得非常非常大,能夠清晰地感覺到教師的參與。國際上比較重視兒童自己的表達,從來不說教師,他認為教師就是教育,表達就是表達,他們的比賽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有一些亞洲,日本辦的比賽還有這種(教師參與的)意識,像歐洲和拉美辦的一些活動沒有這種意識?!饼埬钅险f。
龍念南認為,重視教師的參與本身并沒有錯,孩子在接受教育過程中,不是單純的表達者,更多的是受教育者,這個時候教師有意的參與可能使他的表達更好,只是說教師的參與到什么程度?
一個最重要的界限就是說創作是創作者發自內心的、頭腦里誕生的東西,尊重這種誕生、尊重這種表達,幫助他用更多的、更好的方式去表達出來的時候,你的參與就是有益的。如果教師是代替創作者的想法,變成“我的想法你的手”的時候,這種“參與”就是過度的。
兒童畫一定是基于兒童真實表達。反過來說,兒童畫不是兒童真實圖式的時候,從藝術創作角度講就不真實。真實的圖式源自于真實的情感、源自于對這個孩子不同年齡可能產生圖式真實的了解,這個才是最關鍵的。我們只能教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可能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真實的表達,但是我們絕對不可能教出他一個圖式,因為你教給他一樣東西,他用你的圖式表達,怎么能叫表達呢?只能叫重復。
兒童的圖式發展跟生命的發展、人類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從涂鴉階段,無意的涂鴉到有意識、有序,甚至有命名的涂鴉,很像生命從單細胞螺旋逐漸地變成一個多細胞的生命過程,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所以可以引導孩子通過觀察、了解、感受世界,逐漸不斷地變化,而不是人為干預。
(這些作品集合了龍念南老師40年的兒童藝術教育心得與表現技法,充分展現了大師與兒童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零距離接觸中感知大師、感知藝術。)
技巧的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從這一點上講,兒童理應可以更好的表達,因為他們是未來,如果他們被壓制了,看別人眼色表達,未來我們的社會可能就沒有藝術家,只有一群機器和零件。
最后,龍念南先生呼吁,從兒童做起,讓他們更多的獲得美,但是首先要讓他們真實的表達自己、能夠真正做好自己,教育才會成功。
(內容來源于網絡,如侵刪)